工商時報【記者袁顥庭╱台北報導】 蘋果iPad傳改用GF2觸控面板,帶動薄膜觸控面板股大漲。在華碩平板和索尼手機新機鋪貨效應帶動之下,介面(3584)1月份營收達到6.68億元,月增達57.5%。洋華(3622)1月營收11.94億元、較前一個月略增,外傳拿下聯想平板訂單,3月起量產出貨,股價強攻漲停。 在輕薄化的考量之下,今年OGS單片式觸控和薄膜式觸控成為筆電、平板電腦等中大尺寸面板應用當中的主流技術,特別是蘋果考慮在下一代的iPad上改用薄膜式觸控,也讓薄膜式觸控今年成長備受期待,首季營運淡季不淡。昨日洋華強攻漲停,介面、熒茂、富晶通等觸控面板廠也都大漲。 洋華1月營收約11.94億元、較前一個月成長4.8%,表現優於預期。洋華去年導入金屬薄膜製程,瞄準高階、以及4.5吋以上較大尺寸觸控面板。外傳洋華拿下藉此拿下聯想觸控筆電訂單,將在3、4月開始出貨,挹注今年成長動能。 介面1月營收達到6.68億元,月增達57.5%。雖然2月營收受到工作天數減少影響下滑,不過外傳拿下華碩Padfone和索尼手機觸控面板訂單,首季營運有撐,單季營收上看18億元,季增率約6成。介面表示,配合台灣、日本客戶新產品發表,今年第1季有新產品投產,因此本季營運表現可望淡季不淡,有機會優於上季。 宸鴻1月營收197.7億元,月減12%。勝華1月營收73.51億元,較去年12月成長4.75%,主要是原有客戶拉貨穩定、加上觸控筆電出貨所帶動。除了平板、手機外,新應用產品觸控筆電需求逐漸提升,觸控面板產業今年成長趨勢看好。 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
||||||||||||||
熱賣商品推薦 | ||||||||||||||
|
|
|
公告版位
目前分類:品牌桌上型電腦>卡通、授權商品 (3)
- Apr 02 Tue 2013 14:23
觸控面板 Q1淡季不淡 - Yahoo!奇摩新聞
- Apr 02 Tue 2013 14:23
iPhone5 傳 改採內嵌式觸控 - Yahoo!奇摩新聞
工商時報【記者袁顥庭╱台北報導】 蘋果新一代智慧型手機iPhone 5未演先轟動,昨日傳出新款手機機殼將改採液態金屬,此外也將捨棄現在的玻璃式觸控,轉為In 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蘋果觸控面板都是由TPK宸鴻(3673)和勝華(2384)供貨,而未來內嵌式觸控面板訂單則是由東芝、夏普、索尼所分食,也將衝擊既有供應商。 目前蘋果iPhone面板供貨以日本面板廠為主,包括東芝、日立都是蘋果主要的手機面板供應商。而今年初就曾傳出蘋果派研發人員在東芝、夏普內駐廠,試做內嵌式觸控面板,並且計畫導入在新一代的iPhone和iPod Touch。DisplaySearch傅總裁謝勤益透露,iPhone 5將改用內嵌式觸控面板,既有的LCD面板供應商也將順勢導入,未來觸控面板訂單將由東芝、夏普、索尼所分食。 蘋果觸控面板現在全數是由宸鴻、勝華等台廠所供應,而蘋果對宸鴻營收貢獻更高達7成以上,在蘋果轉向之後勢必對台灣觸控供應鏈造成衝擊。 對於蘋果iPhone 5將採用In Cell觸控技術取代現行的玻璃式觸控,宸鴻財務長劉詩亮表示「做出來再說」。 他進一步指出,In Cell觸控面板因為其製造特性,適用於單一規格、大量的產品,但以現在手機多樣化的型態,究竟能有多少廠商會採用還值得觀察。另一方面,不論是內嵌式還是單片玻璃解決方案,都少不了貼合製程(lamination),宸鴻在貼合技術仍有優勢,即使蘋果轉向內嵌式觸控技術,公司仍有信心拿到觸控模組貼合訂單。 勝華則表示,內嵌式觸控和單片式觸控(One Glass Solution)同樣都是省下一片觸控感應玻璃,單片式觸控不論是輕薄或者是光學條件都可以和內嵌式觸控經爭,而且現階段內嵌式觸控良率低,不見得有成本優勢。至於而且這些面板廠缺少後段貼合經驗,因此仍有機會爭取貼合訂單。第2季起勝華單片式觸控出貨將隨非蘋客戶新機鋪貨成長,營收佔比增至兩位數以上,由於單片式產品毛利率較佳,獲利表現也將改善。 台灣LCD面板廠也積極佈局內嵌式觸控,友達內嵌式觸控面板完成開發,下半年將導入客戶,而AMOLED會搭配On cell觸控,在上半年開始量產。奇美電也壓寶在On cell觸控面板,被內部視為是今年的秘密武器。 新聞來源: YAHOO新聞 |
||||||||||||||
熱賣商品推薦 | ||||||||||||||
|
|
|
- Apr 02 Tue 2013 14:23
筆電隨身防護袋-Hello Kitty(12-13吋)
今天要介紹這款: 潛水布料, 防碰撞、防潑水、具伸縮性 更詳細的開箱文 請點繼續閱讀,也可以參考下列特惠商品
|
更詳細的開箱文
請點繼續閱讀